首页>体育 > 正文

焦点关注:“端午三不去,去了家人泣”,端午节哪3个地方不能去?千万记住了!

2023-06-22 07:37:25来源:鉴鉴说史

端午节到了,首先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资料图)

很多朋友可能会问了,为什么不祝福大家端午节快乐呢?说“安康”二字,其中有什么讲究吗?

这个问题,恰恰问到点子上了,关于端午节的祝福,还真就有很多讲究,而且还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端午节安康"是对端午节的祝福,强调健康与平安。这种祝福的表达源于端午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屈原纪念日,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故事与端午节的庆祝传统紧密相连。

根据传说,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忠臣,他以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政治抱负闻名。然而,由于受到内外的阻挠和诽谤,屈原最终失去了官位并被贬谪到湘江之滨。

屈原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众疾苦的关心使他深感沮丧和绝望,最终选择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尽。

当地的渔民们得知屈原投江后,纷纷划船出去搜救,并丢入米粽以免鱼虾食食屈原的尸体。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开始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并且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于手腕,以驱邪避灾,祈求平安健康。

因此,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以"端午节安康"为祝福,希望亲友们能够平安健康、远离疾病和灾祸。这个祝福既是对屈原的缅怀,也是对人们的关心和祝福。

总之,"端午节安康"这一祝福表达了人们对健康和平安的追求,同时也承载着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和记忆。

在明白了这段历史之后,想必大家已经能够体会到端午节之祝福的真情所在了吧。也正是这种对健康、平安的不懈祈福和追求,从而诞生了不少与之相关的俗语。

在民间有很多关于端午节的农谚,比如这一句:“端午三不去,去了家人泣”,虽然只有短短的10个字,但字字珠玑,扣人心弦。

表达的意思很简单明了,老祖宗就是在警告大家不要到“三个地方去”,去了之后会对健康和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从而危及生命,最终让家人痛彻心扉。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品味这“三个地方”为什么不能去?

端午节的时候,第一个不能去的地方是:水深的地方。

可能很多人会嗤之以鼻,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这不都是在水深的地方举行吗?其实并不冲突,因为有龙舟比赛的地方,都是很多人聚集的,即便有人落水,也是可以及时救上岸的。

这里主要说的是,独自或者三五几个人去到水很深的地方,这是很危险的。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是:人们出于对屈原的纪念和对水神的敬畏。

另一方面:按照端午节前后的气候条件变化来看,发生强降雨的频率很高,短时间内水位上涨,对于在水边嬉闹的人们而言,危险系数太高,所以老祖宗发出了警告,端午节的时候不要到水深的地方去。

端午节的时候,第二个不能去的地方是:杂草丛生的郊外深处。

老祖宗告诫我们在端午节的时候尽量不要到野外去露营,目的也是为了安全着想,因为此时的“五毒”盛行,对于细皮嫩肉的人类而言,是巨大的潜在威胁。

在老祖宗生活的年代里,端午节时野外的毒虫、毒蛇、毒草、毒菌和瘟疫等会更加活跃,因此人们会避免到野外活动,以免受到伤害或感染。

人们相信,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自然界的毒物会更加猖獗,对人体的威胁也会增加。因此,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人们避免到野外、草地、丛林等潜在危险的地方活动。

因此,人们会在端午节期间采取各种措施,如挂艾草、插菖蒲、穿五色线等,以驱散邪气、防御疾病和不幸。避免野外活动也是其中的一种预防措施。

端午节的时候,第三个不能去的地方是:很潮湿的环境。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患上湿邪病,这是一种外来的病邪,它可以通过湿气的滞留进入人体,导致身体不适和疾病。

湿邪偏重潮湿、阴冷的环境,容易滋生在潮湿的地方,如湿地、沼泽、阴暗潮湿的角落等。端午节正值夏季,湿气较重,因此人们避免去潮湿的环境,是为了预防患上湿邪病。

除此之外,潮湿闷热的地方,也是“五毒”经常出没的地方,不去也是为了安全考虑。端午节本来是一个盛大而隆重的节日,只有保护好了自己和亲人的安全,才能有精力过好这个节日,对吧?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键词: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推送

新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