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体育 > 正文

全球资讯:成都新津岳飞后人:从小被教导“胸怀家国天下”|天府好家规

2023-06-24 12:10:37来源:封面新闻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岳飞精神扎根当代的价值,既是慎终追远,更是继往开来。在成都新津安西镇,就有一处岳飞后人修建的岳氏宗祠,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由四川省纪委监委机关、四川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二届“天府好家规”征集活动已经启动,正在面向全省公开征集好家规及背后的故事。6月21日,封面新闻记者走进岳氏宗祠,听岳飞后人讲述家训家风。

新津岳氏宗祠

岳氏宗祠:岳飞第二十三代嫡孙所建

岳家在此举办义学

从月花村整洁的乡间小道穿行而来,远远便能看到布满老时光痕迹的宗祠山墙。墙面斑驳,泛起淡淡的黄色;屋顶上、墙角下爬满了厚厚的青苔。山墙中央为三层重叠翘角飞檐,飞檐连接两边弯弓梳子背翘角,气势不凡。这处老建筑是岳飞第二十三世嫡孙岳逢阳告老还乡修建起的。2018年7月,被纳入成都市第十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岳逢阳,字丹崖,天生聪慧、学习刻苦,于道光元年(1821)中举,道光十二年(1832)考中进士。岳逢阳先是签分湖南,任保靖县知县,1836至1840年又任湖南华荣县知县。

岳逢阳虽在外省任县令,但一直心系家乡。约在1835年,岳逢阳回故里看望父老乡亲之际,获悉由于通济堰和南河泄洪不畅,新津城南常遇水患。他便与叶芳模(号南台,曾任云南太和县县令)给新津县令宋灏提出了治水方案,促进了宋灏制定“堰齐四画”作为今后守城修堰者的依据。后假期结束,岳逢阳至云南楚雄州任职。同治三年(1864),岳逢阳回到新津岳林盘,选址创建岳氏宗祠,占地面积16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30余平方米。

走近一看,祠堂大门上方赫然写着五个大字“月花村小学”。既是岳氏宗祠,为何写着月花村小学?“岳家人一直在祠堂举办义学,邻里乡亲的子女都可来免费学习。在解放初期,岳氏宗祠又成为月花村小学办学所在地。不过,这个正大门一般不出入,学生上学是走侧门。”岳飞第三十世嫡裔孙岳炳瑞如约而至,他领着记者来到祠堂西侧门口。

岳飞第三十世嫡裔孙岳炳瑞

“每天早上,学生进入学堂,首先在这个门口向先生师长行拱手礼。行完礼,还得背诵先祖岳飞的格言警句:‘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精忠报国,还我河山!’”岳炳瑞介绍,岳逢阳一生勤政廉洁,励精图治,爱民如子,广为布施,被老百姓尊为“岳青天”。 他举办私塾义务为乡村邻里的子女免费解惑授课,深得老百姓爱戴。在祖训中也规定,凡考取功名的岳氏后裔均予以嘉奖,对岳氏孤寡之人予以照顾供养,体现了岳飞忠孝文化,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世代相传的祖德家风。

从小被教导“胸怀家国天下”

祠堂砖雕寄语后人“读好书、做好人”

岳飞精忠报国,是中华儿女的爱国典范。他严明军纪,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是廉洁自守的典范。这些壮志豪情和治国治家准则,也在后世中传承和发扬。

在岳氏宗祠山门外面石阶两边各有一支望天麒麟,象征“仰天长啸 ”,院坝铺设的红砂石板,院坝中间塑有一尊岳飞手握十二道金牌仰天长啸牵马的塑像,山墙外面两侧东边有岳母刺字,西边有捧孤脱难的塑像。

在宗祠正门两边,有镌刻“敦宗 睦族”的砖雕,寓意家族和睦淳朴敦厚。下有四幅砖雕画,分别是琴棋书画。“为什么将砖雕设置在这里?这是岳逢阳专门定制的砖雕祖训和吉祥四宝,希望我们每一位后人都要从打牢文化基础,温故知新,提高文化素养。”岳炳瑞介绍,岳祠堂前半部分是围墙,围墙前正中为龙门子,上方雕刻着各种图案的大四角亭,隔着宝鼎与上方小四角亭相呼应,龙门子气势恢宏而又五彩斑斓,十分显赫耀眼,过往行人无不驻足观赏,赞为“岳花龙门子”,传名甚远。岳祠堂后半部分为四合院,其布局为悬山屋顶,小青瓦屋面,卯榫结构,为川西传统建筑风格。

祠堂所在地为一个环岛,其先祖岳逢阳就在西侧的磨坊沟(碾子沟)上面修建了一座石拱桥。两侧的河水经过隔板分流,中间是水车。水车在水流的冲刷下,叶轮不停的转动带动上面的磨槽。磨槽上面的磨盘通过特殊的机关提升或者关闭,带动和关闭水磨转动,磨坊的多余的大水轮上面的竹筒分布在水车上面,水车上上下下提灌的水为乡里乡亲免费提供碾米磨面,是作为邻里乡亲的生活用水。桥的西侧有一个烽火瞭望台,是当年的制高点,也是当年习武展演施放狼烟号令岳家军的地方。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胸怀家国,读好书,做好人。”岳炳瑞介绍,每一年清明节或岳飞诞辰,都会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奠仪式,岳家上上下下近400人齐聚一堂,缅怀祖辈,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在新津,也生活着上千名岳飞后人。

关键词: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推送

新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