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音乐 > 正文

焦点简讯:假期观展指南|上海艺术Citywalk地图

2023-06-22 14:24:35来源:福布斯

飞盘、露营之后,假期Citywalk火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Citywalk 最早的概念来自英国伦敦,人们用行走的概念来体味城市。从历史、地理、人文、风俗等方面,对城市产生新的理解。

眼下,Citywalk既可以是一项专门的活动,在导游讲述员的带领下,有计划地行走城市路线上,也泛指以行走、骑行的方式在城市中漫游,亲自丈量城市。

端午假期,我们准备了一份上海艺术Citywalk地图,拐进博物馆、艺术馆,看一场展览,认识一位艺术家,在大街小巷间拾趣城市。

黄浦区

上海博物馆

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展

展期:2023年5月16日—8月13日

上海博物馆收藏有宋元古籍数十部,这些古籍多为至精至美的稀见善本,甚至孤本。展览展出66部宋元古籍囊括两件珍罕北宋写本《妙法莲华经》、吴湖帆旧藏宋刊孤本《梅花喜神谱》、海内孤本《王文公文集》、宋拓本《兰亭续帖》、最善本与修内司本《淳化阁帖》等。

“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

展期:2023年6月20日—10月8日

展览聚焦距今5800年至4300年以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为代表的第一个文明发展高峰中最伟大的成就。展览汇聚全国19家博物馆、考古机构珍藏的出土文物超320件组,从古国、稻作、手工业和玉器四大 板块讲述“文明”的故事,带领观众穿梭时光,走近东山村、凌家滩、良渚、福泉山等著名考古遗址,领略长江下游史前文化艺术的魅力。

东一美术馆

“波提切利与文艺复兴”

展期:2023年4月28日—8月27日

展览呈现48件来自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的艺术作品,包括波提切利的原作,以及菲利皮诺·利皮、佩鲁吉诺、洛伦佐·迪·克雷蒂、科西莫·罗塞利等近30位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作品,以此展现以波提切利为代表的早期文艺复兴的艺术辉煌。涵盖蛋彩画、油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叙述了从哥特式到文艺复兴的演变过程,并探讨了欧洲名门美第奇家族对文艺复兴和艺术史的重要影响。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

“梵高再现Van Gogh Alive”

展期:2023年4月29日—9月10日

展览用数字光影的方式展出了近3000幅梵高的画作、手稿与书信,让观众跟随着梵高的色彩与情绪,体验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从早期荷兰到巴黎的打工时光,从充满希望的法国南部阿尔勒小镇,到为爱坚守的圣雷米疗养院。“梵高再现”用国际顶级数字光影与设备,最大程度重现了梵高关键时期的作品。让观众伴随他的心境,共同开启一场跨世纪的心灵邀约。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雷蒙·德巴东:现代生活”

展期:2023年4月22日—7月23日

PSA携手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呈现法国摄影师、电影导演雷蒙·德巴东(Raymond Depardon)在中国的首次个展——“现代生活”。通过近百幅作品及一部主题电影,本次展览将与大家分享他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对当代摄影的深度革新。

上海久事美术馆

“‘局’艺术VS围棋——中荷日2023年上海邀请展”

展期:2023年5月31日—7月21日

展览邀请了来自中、荷、日三国17位艺术家联袂参展,展出艺术作品40件(组)。首次集合当代艺术、围棋文化以及前沿科技为一体,深入探讨三者的共性与特异性。参展艺术家借助“极简主义”“表现主义”“观念艺术”三种艺术流派,针对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话题进行视觉化的互读。将“阿尔法围棋”(Alpha Go)以数学算法对阵人类棋手的“世纪之战”为开篇,从中溯源围棋的历史文化属性。整个展览始终围绕着科技发展与人类文明建构过程中艺术相伴相生的关系,总结出人类创造力、表现力、抽象力的并行不悖,彼此不可取代却又互生关联的人文特质。

上海久事艺术空间

“积厚流广·宾礼雅尚: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创作展”

展期:2023年6月4日—7月20日

展览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厚德、重礼、雅作、文尚融入到现代艺术的文脉中,聚集了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典范的当代艺术家们,他们以研究的态度,结合新科技、新观念,通过展览线索的梳理与现代展览模式,呈现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美妙融合。

上海外滩美术馆

“参差的对照”

展期:2023年4月22日—7月9日

展览将展出十八件作品,其中十七件是艺术家的新作。这些作品围绕艺术家创作中的两条主线展开:艺术家阿格妮丝·马丁(1912-2004)和作家张爱玲(1920-1995)。展览还将展出一件马丁1996年的架上绘画《和平》。艺术家以手卷的概念构思本次展览设计,并融合中国传统民居常见的“一明两暗”格局,邀请观众感受时间和空间,仔细品读。

徐汇区

西岸美术馆

“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

展期:2023年4月29日—9月24日

展览将溯源此前未曾被充分讨论过的超现实主义与东方文化的关系,藉由胡安·米罗、安德烈·马松、赵无极等诸多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大师的作品,着重展现这一艺术流派的抽象特性,另辟维度审视超现实主义,引领观众步入追寻20世纪人类思想文明轨迹的精神之旅。董其昌、八大山人、恽寿平、龚贤等大家的多件传世之作同场亮相,开启一场东西方美学对话。

“明日之民”

展期:2023年3月8日—8月31日

国际时尚大师、知名法国艺术家让-夏尔·德·卡斯泰尔巴雅克的中国首展。艺术家创造了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符号”世界,引导观众步入一场发现和创造之旅。在展览构想之初,艺术家便聚焦于“符号”,希望藉由这个元素与观众共享一个充满色彩与诗意的无边宇宙,在展览中构思出基于“符号”“标志”和“通用的符号语言”衍生而来的四大板块。展览共设八个艺术互动装置,邀请每一位童心未泯的人沉浸其中。

“鼹鼠”

展期:2023年4月29日—9月3日

作为艺术家在中国的首个美术馆个展,其延续其一贯对于行为艺术与影像的探索,通过为西岸美术馆创作的近十件全新影像作品,邀请观众步入身体与空间的多重景观,感受虚构与现实的交融,在叙述和沉思之间游走。

龙美术馆

“缓步徐行:龙美术馆十周年特展”

展期:2023年5月20日—8月13日

展览主题“缓步徐行”,指向策展人希望谈论的两个概念:其一是“时间与历史”,其二是一种“观看的方式”。展览不是对具体艺术史的考察,而是王薇作为馆长和收藏家的双重身份的阶段性思考。

“露西·布尔:维纳斯世界”

展期:2023年6月10日—8月13日

本次展览将呈现艺术家9件最新创作。露西·布尔经常用作品完成的时间命名画作,有时也会用出现在她周遭的只言片语或杜撰新词作为标题。和她绘画创作中的即兴精神一样,布尔的起名法里也有着一种类似的漫不经心,这代表了一种面对体验的开放心态,承载着一份想要创造意义的渴望。

西岸艺术中心

“Gucci Cosmos《寰宇古驰》典藏展”

展期:2023年4月28日—6月25日

展览精选了Gucci品牌成立102年以来最为经典而隽永的设计,以八个展览空间展现了Gucci的不同面向,呈现品牌从萌发之始到其后不断推陈出新的灵感创意故事。著名英国当代艺术家Es Devlin负责本次大展的展陈构思和设计,策展人意大利时尚理论家兼评论家Maria Luisa Frisa则从古驰典藏之家(Gucci Archive)、前身为建于15世纪的佛罗伦萨塞蒂曼尼宫中,挑选了许多此前未曾公开过的珍贵藏品,通过不断变化的服装、物品、元素、人物内容来讲述Gucci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品牌故事。

油罐艺术中心

“山水”

展期:2023年4月19日—7月23日

展览以艺术家《尘埃》与《海笼》两条作品线索展开,提出了跨物种、跨生命的纠缠,呈现了一则寓言,描绘了人内化于自然的另类关系。“山水”以不止于人(more-than-human)的视角,观察当下后人类现实中混乱而复杂的生命力所呈现的伦理想象与文化冲突,通过仪式研究、影像装置、表演等形式,探索了生命的多重定义,灵魂的形态、(非)物质力量,以及原住民文化、生态与当代文明之间的复杂关系。

朵云轩艺术中心

“弥鹿·国际安徒生奖50周年世界插画大展”

展期:2023年6月17日—8月13日

展览由IBBY(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官方首度授权,汇聚26位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得主的约350幅经典画作。

闵行区‍

宝龙美术馆

“西方人物绘画4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藏精品展”

展期:2023年4月19日—7月23日

展览聚焦于不同时代的艺术大家笔下的肖像画,呈现了西方绘画400年来从宏大的神话宗教题材到华贵宫廷绘画,再到描绘普罗大众的过程。从巴洛克宫廷画家凡·戴克、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浪漫主义大师戈雅与德拉克洛瓦,再到克利姆特、夏加尔马格利特,契里柯等,展览横跨16世纪至20世纪,以57件作品讲述了一场西方人物绘画的发展简史。

浦东新区

中华艺术宫

“居然水中间——近代以来的江南景观美术作品展”

展期:2023年4月21日—6月25日

展览共展出超过140件描绘江南地区水域景观的艺术作品,从水的视觉再现、水的形式探索、水的人文思考三个角度切入,在展示江南水环境多重样貌的同时,呈现艺术家观看方式的转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诗意关照。

“同行:版画的研究与探索——英格里德·勒登特、卢治平双个展”

展期:2023年5月28日—7月9日

展览以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版画家卢治平和英格里德·勒登特(Ingrid Ledent)的双个展形式呈现,呼应“同行”主题中既独立又并行的特质。尽管两位艺术家来自完全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文化背景,但对于版画研究的创新、版画教育的传承和艺术探索的精神都成为了他们的标签。他们在之前曾进行过相似的合作,熟悉彼此的风格,尊重各自在不同方向上的艺术探索并且互相影响。

“御风而行向未来——长三角绘画作品联展”

展期:2023年5月31日—8月31日

苏浙沪皖四地美协分别邀约、遴选代表近年美术创作成果的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精品,共计约280作品,作品风格多元,题材多样,既有表现现实题材的具象作品,也有描绘诗意风景的抽象作品。三省一市的美协各推荐了70幅左右的作品,在展览中,既可以看到各地创作者鲜明的个性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作为长三角文化共同体的共有基因和精神链接。

浦东美术馆

“刘香成 镜头 · 时代 ·人”

展期:2023年6月9日—12月17日

展览以“面孔”、“姿态”、“时机”、“刺点”、“人群”、“风土”、“后记”七个单元呈现,囊括历史事件现场、人物肖像和特定时期中不同国家民众真实日常生活等多个主题的近200件珍贵摄影作品。现场还特别搭建一方实景,还原刘香成摄影生涯中一次独特的照片冲印经历,生动再现彼时新闻图像的创造、选择和传播过程。

“时间的轮廓”

展期:2023年6月1日—8月20日

作为浦东美术馆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初次联手,展览展出逾110件/组近4个世纪内的珍贵艺术作品,均为享誉全球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中的瑰宝。这些与陆地文化差别巨大的艺术创作,多与探究起源、祖先力量、祭祀仪式与歌舞表演息息相关,充满了魔幻的色彩与形象,也成为高更、毕加索等现代艺术家的灵感之光。

“六百年之巨匠:来自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的杰作”

展期:2023年6月22日—11月12日

展览精选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馆藏中跨越六个世纪的绘画珍品,将呈现自文艺复兴直至战后欧洲和美国艺术的西方艺术画卷,引领观众通过名家杰作了解西方世界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在过去六百年间的变迁。

喜玛拉雅美术馆

“超现实:AI达利+探梦达利”

展期:2023年6月18日—10月15日

作为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达利(依靠自身的天才与创造力,探索超现实、梦境等诸多元素,让观众置身于他的超现实世界之中。本次展览将达利的思维方式与AI技术进行融合,将达利艺术中的符号与表现手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重现。

艺仓美术馆

“再次孟菲斯:设计革新 1981-1985”

展期:2023年5月14日—7月30日

作为20世纪最具创新性的后现代设计流派,孟菲斯在1981 年成立伊始,就激进挑战着现代主义的设计典范。造型夸张、用色大胆、个性张扬,孟菲斯通过这些独树一帜的装饰性特征,重塑着设计的定义。同时,孟菲斯也挣脱了包豪斯风格以来注重实用与功能的观念束缚,为设计开辟出全新的发展方向。本次展览是孟菲斯史上最大规模展览,回顾并梳理1981年至1985年孟菲斯至关重要的发展脉络,呈现近200件最具代表性的家具及物件精彩设计之作。

碧云美术馆

“你好!小朋友:秋山亮二与我们”

“捉迷藏:童年的显影”

展期:2023年5月1日—6月30日

本次双联展将分别呈现⽇本摄影师秋⼭亮⼆“你好!⼩朋友” 系列,以及中国艺术家曹澍、鲁⼩本、⻢海伦、王雪、谢灵柔、张晓、赵谦、赵与林和朱岚清在近年来围绕⼉童议题、童年记忆和⾏为等相关议题创作的作品。在“捉迷藏:童年的显影”,参展艺术家们从⼉童⽇常肖像照⽚的拍摄,到对家庭相册中童年照⽚不同形式的挪⽤,再到沙盘游戏中对⼉童⼼理和⾏为的再现,展现出当代影像艺术在探索童年之相关议题上的丰富实践与路径。

昊美术馆

“神奇东方:江上越个展”

展期:2023年6月9日—7月24日

1994年江上越出生于日本,年幼时在欧美长大,随后分别在德国及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留学,是日本当代的最具代表性的年轻艺术家之一。丰富的海外经历,让她在拥有跨语言创作能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不同母语间的差异性。“神奇东方”以面具符号为媒介,探讨了外界对东方的想象与误读。同时,该展览也是江上越即将开展的东方主义三部曲中的序曲。

“宋陵:我也开始有欲望了”

展期:2023年5月13日—7月9日

1988年宋陵移居澳洲,“我也开始有欲望了”是他在缺席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20年后,重返中国当代艺术现场时的一个内心独白,也是艺术家在面对当下社会现状和艺术生态时的一句调侃。短暂的缺席终究为宋陵带来了新的创作维度。

静安区

UCCA Edge

“现代主义漫步: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馆藏展”

展期:2023年6月22日—10月8日

展览从博古睿美术馆珍贵收藏里精心挑选近百件20世纪现代艺术杰作,皆为首次在中国展出,其中包括40余幅巴勃罗·毕加索在其艺术生涯各阶段创作的经典作品,全景式展现其不断突破自我的艺术生涯。另外,展览还将呈现保罗·克利与亨利·马蒂斯的50余件作品,包括后者的精美剪纸作品,并重点呈现其创作中后期风格成熟的艺术创作。乔治·布拉克、阿尔伯托·贾科梅蒂,以及现代艺术的关键人物之一,对上述所有艺术家产生巨大影响的保罗·塞尚的作品也将同时展出,为中国观众勾勒出上世纪前半段丰富多元的现代艺术图景。

宝山区

上海玻璃博物馆

“宋冬:退火不退火”

“尹秀珍:涟漪应力”

“筷道-品光”

展期:2023年4月29日—10月8日

此次展览项目是宋冬、尹秀珍首次以玻璃为首要核心材料进行创作,对材料所包含的哲学及社会意义的进一步探索。同时,宋冬一家三口将再次携手,带来合作展览《筷道:品光》。

青浦区

余德耀美术馆

“洄游”

展期:2023年5月18日—8月13日

展览将集中呈现余德耀基金会藏品中与“家”的意象有关的创作,艺术家们从平凡普通的物质、日常生活经验、个体记忆或梦境、持续或重复性的个人实践、以及对历史和社会议题的思考切入,探寻个体存在、物我关系以及时空流转等永恒的命题。

福布斯中国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关键词: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推送

新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