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库存有效缓冲 沿海煤炭市场波动放缓
2023-08-24 18:42:25来源:秦皇岛煤炭网
今年以来,极端天气频发,无论是高温、干旱,还是台风,都对我国煤炭生产、运输和消费产生较大影响,煤炭市场也不仅仅是反季节波动,采购期提前且延长再次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淡旺季”界限。而我国煤炭供给能力的大幅提升,给煤炭市场打下了一剂强心针,迎峰度夏来临前的全社会库存已经累积到历史高位水平,可以有效缓冲峰期区域煤炭市场的动态供需波动,进一步弱化了对煤炭价格的传导,煤炭保供稳价政策成效显著。
一、煤炭采购期提前且延长
今年电煤消费表现异常,呈现出新的特点:
(资料图片)
一是用电需求走强带动电力生产加快。今年的气候变化异于往年,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多发强发态势。随着北半球气候变暖,我国气候变化更为复杂,专家表示今夏极大可能从厄尔尼诺现象演变为厄尔尼诺事件,6月份起我国就陆续出现罕见的持续性高温、干旱等天气,台风也有所加强。而在较长时间、较大范围的高温高湿天气加持下,居民用电负荷增加带动需求迅速走强,工业用电也随着经济复苏而有所增强,用电需求增强明显提振电力生产。
火电肩负重要使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7月份我国发电量同比增速为%,其中火电增速为%,水电降幅%;自3月份起,当月火电发电量增速已明显超过全国发电量增速,且差额呈现扩大态势,最大差额高达个百分点(6月份),7月份有所收缩。
二是水电出力明显不足,火电替代效应增强。今年我国降水总体偏少且分布不均,主要流域水电基地来水较常年明显偏枯,云南、贵州的水电蓄能在年初也仅为常年平均水平的70%。3月份起,我国水电发电量已出现明显不足,当月同比下降%,随后降幅呈现扩大态势,最大同比降幅高达34%,即便到了汛期,也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三是区域火电增涨迅猛,终端采购模式调整。基于用电需求走强以及清洁能源出力不佳,今年火电发电发挥重要作用,而区域火电发电表现相差较大,沿海水电接收大省电厂耗煤增速较快,终端采购形势发生明显改变。从沿海八省电厂耗煤情况来看,上海4月中旬日耗同比增幅已达30%以上,于5月5日最高增至128%;广西5月初日耗同比增幅已达30%以上,最高于5月底增至146%,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增幅。
二、煤炭供给充裕且具有较强伸缩空间
一是保供政策落实到位,原煤生产大幅提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11月我国煤炭生产已明显上升一个台阶,日均产量突破1200万吨关口;随后2022年11月再次突破1300万吨关口,且已具备近1350万吨左右的超高生产能力。当前我国原煤生产能力明显提升,且具有较强的伸缩空间,日均1200-1350万吨左右,可以有效应对集中性采购需求爆发与消退。
各省市也积极落实煤炭保供政策,数据显示,自3月份以来,晋陕蒙以外的煤炭产区,对全国煤炭产量增速的贡献力度明显增强,6月份以后晋陕蒙等地发力增强。
表1 分月原煤生产同比增速
时间 | 晋陕蒙 | 全国 |
3月 | % | % |
4月 | % | % |
5月 | % | % |
6月 | % | % |
二是得益于澳洲煤恢复进口,我国煤炭进口保持高位。澳煤进口的恢复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煤炭进口渠道,且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煤炭旺季消费期对高热值煤的增量采购需求。自3月份起,我国煤炭进口量保持在4000万吨左右水平。从进口煤周度到岸量数据来看,印尼煤周度到岸量保持在400万吨左右,煤炭占比50%左右,占比变化不大;澳洲煤到岸量逐渐增多,周度均值在160万吨左右,煤炭占比在20%左右,而往年澳煤进口占比在25%左右,由此可见部分市场份额已被俄罗斯煤、哥伦比亚煤等取代。
三、社会库存超高水平有效应对市场波动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我国煤炭供需双强,供给增量能够有效覆盖消费增量。从煤炭供需平衡表来看,自3月份起连续三个月我国煤炭动态供需缺口稳居+7000万吨以上,社会库存快速累积;1-7月份供需缺口累计仍为+亿吨,社会库存水平依旧居高不下,可有效对冲煤炭供需动态波动。该数据测算虽存在一定误差,但作为月度数据监测,数据波动仍具有代表性。
随着社会库存累计到绝对高位水平,煤炭供需基本面的波动对价格影响逐渐弱化。即便到了今夏电煤消费旺季期,从北方中转港口到南方接卸港,最终到终端电厂,整体库存变动都不大,因而沿海煤价也呈现持续性、趋势性走低,旺季期的偏强运行也仅能支撑煤价呈现区间震荡。
今夏沿海主要水电接收大省煤电业务走强,主要是由于西南地区干旱和洪涝灾害较上年偏重,水电大幅减发,电力供应紧张。为此,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方面积极采取煤炭增产增供、电源增发稳发、适当调减西电东送、增购省外电力等措施,全力应对云南、贵州、四川电力供需紧张局面。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要部署、众多专家对今夏的预判,各省市也积极调整电源结构,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工作。沿海主要省份电厂提前开启备货进程,各环节库存逐步攀升,即便到了迎峰度夏关键期和突发灾难性天气,库存仍较为充裕,终端电厂可以自由切换远距离与近距离采购模式,保障煤炭价格平稳运行。
后续来看,从时间进度上讲,电煤消费将进入传统性旺季尾声,但考虑到气候变化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今年的旺淡季转换期或继续呈现新的变化。基于前期持续性、区域性偏高的煤炭库存水平,市场对后市预判具有虚高成分,预期与现实的差距或被过渡放大。近段时间以来,沿海煤炭市场的持续走弱,已使得各环节消库进程出现加快迹象,个别环节库存甚至已回落至往年水平。若后续库存水平超预期减少,沿海煤价的波动周期或将扩大,且存在形成趋势性走势的可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