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牢记:1不待2要晒3要吃忌2事,迎秋接福,老传统别丢了
2023-08-24 12:04:35来源:小谈食刻
导读:
(资料图)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8月23日迎来了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它的到来,也代表着炎热天气的结束,温度开始逐渐下降,人也会感觉到凉爽,因为这个节气,多半在农历的七月,在这个月份当中,有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所以人们不免把一些习俗,也带到了处暑,这也算是提前预热一下。
处暑有什么习俗呢?建议大家牢记:1不待2要晒3要吃忌2事,迎秋接福,老传统别丢了。处暑节气的习俗,大多围绕2个方面来展开,一是祭祖,二是迎秋。
1不待:不待在家中
处暑节气,不要待在家中,这是为什么呢?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个时候秋意开始渐浓,人们自古就有迎秋的一个习俗,也就是迎接喜悦,如果是待在家里的话,反而对自己不利,所以这个时候,是出游赏景的好时候。
2要晒:晒作物、晒书
当进入处暑节气,很多的作物都已经成熟,种过庄稼的就知道,作物成熟的时候,我们要及时把它采摘回来,进行晾晒,这样的话,才可以保存很久,如果是放在地里的话,一场大雨可能就会损失惨重,为此在抢收抢晒的这个时间,又形成晒秋。其实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晒作物。
除了晒作物,一些文化人,会在这一天晒书,这个在以前是大富人家才干的事情,我们从小就听说那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等,在夏末秋初天气相对比较的潮湿,这个时候书本容易受潮发霉,晒一下,也可以很好的去掉发霉的气味。
3要吃:吃肉、吃鱼、吃果
进入秋季,在吃方面,那肯定得补,我们也把它称之为贴秋膘,处暑节气已经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了,这个时候也是进补的好时候,怎么能少了吃上一点肉呢?吃肉的话,我们可以选择五花肉来烧,制作方法也比较的简单,小火慢煨,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美味自然而成。
在处暑前后,沿海地区也有叫开渔节的,鱼虾贝蟹之类的,在经过了三伏天的休养,这个时候肉质已经 开始变得非常的肥美,我们不妨趁着这个节气,给家人烹饪一些。一说到鱼肉,我们也可以采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直接放入水中去煮,或者是把它拿来清蒸,味道都会特别的鲜美。
秋吃果,冬吃根,这是自古以来的习俗,处暑自然也要多吃一点果,果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水果,这个时候的葡萄、梨子、柚子、石榴等,都是非常常见的水果,而且买回来,就可以直接吃了,简单方便,还遵循时令,可以说是难得的滋补品。
忌2事:熬夜、吃太饱
进入秋季之后,人容易出现秋乏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合理的休息,保证充分的睡眠,切记不要去熬夜,不然的话,人体会感觉到虚弱,甚至容易造成身体的不适。
也不要去吃太饱,正确的做法是少食多餐,毕竟这个时候,肠胃相对是比较虚弱的,我们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少吃一点多几次,这个方法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相当管用,也可以很好的防止燥邪的损伤身体。
【食刻说】
处暑节气,民间还有各种各样的习俗,不过依旧离不开我刚才提到的两点,一是迎接秋天的到来,二则是祭祖,这多少可以看到几分中元节的影子,不过在饮食上,还是需要注意的,吃肉、吃鱼、吃果,同时不要吃的太饱,更不要去熬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