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娱乐 > 正文

李衎《竹谱详录》新解

2023-08-25 02:34:23来源:个人图书馆-新用户13902590


(资料图)

文 / 薛 路

主持人语:[史学]薛路通过梳理元代李衎的《竹谱详录》中讲竹画法的一卷,讲程式生成的和对各种竹进行的详细考察的五卷三者之间的关系,对《竹谱详录》的结构做了深入解读,以揭示被遮蔽的关联及其中真意。杨肖将林风眠初期的戏曲人物画创作归置其发生的历史情境,并与林风眠立于中西之间的文化立场联系,探察其来由及象征。陈星以关山月所创作的两张手卷《漓江百里图》与《漓江百里春》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关山月的“漓江”母题作品展开,研究其漓江图像形式的变化及背后蕴含的思想变化。(徐翎)

内容摘要:李衎的《竹谱详录》以一卷讲竹的画法一卷讲程式生成,而用整整五卷对各种竹进行详细考察,对应六类精神象征。但这后五卷却一直被人们忽略,从而未能充分理解这三者形成的完整体系。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三者关系,对《竹谱详录》的结构作出新的解读,揭示其完整意义。

关键词:李衎 《竹谱详录》 画谱 竹谱

元代画家李衎的《竹谱详录》,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带有图谱的竹谱,它集合了绘画技法和对描绘对象的研究,被称为“综合类竹谱”。《竹谱详录》第一卷画竹谱、墨竹谱和第二卷竹态谱、墨竹态谱,影响了其后大批画家,也影响了在其后编著《竹谱》的画家学者。第三至七卷竹品谱是李衎最下功夫和最能体现其完整艺术观念的部分,也是中国画史上各类画谱中最具独特意义的篇章。在《竹谱详录》中,如果说画竹谱、墨竹谱是讲作画的方法论,竹态谱、墨竹态谱则是讲的对于自然观察之后的概括提炼转化,竹品谱更是对于画竹“比德君子”象征意义之所以成立的一种精神塑造。李衎将这三个部分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也许是未必自觉地完成了由画竹(或画枯木竹石)放出文人画明确图式第一箭的一个理论解读。

关键词: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精彩推送

新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