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新人辛维木:入围带给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2023雨果奖之中国声音
2023-08-25 19:27:31来源:红星新闻
编者按——北京时间2023年7月6日21时,在全世界幻迷的盼望下,第81届雨果奖入围名单正式揭晓。这份总计17+2项的入围名单,不仅涵盖了作为传统科幻重镇的英语地区的名家名作,也包括了来自尼日利亚、韩国等其他非英语国家体系的作家、作品,充分展示了雨果奖开放、多元和丰富性。而作为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科幻大会上颁发的雨果奖,本次提名得到了中国科幻读者的空前关注和热情参与,因此在公布的入围名单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不少熟悉的中国身影。虽然遗憾未能入围最佳长篇小说,但所涉奖项范围广、数量多,也反映了近年来中国科幻蓬勃发展的态势。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以“2023雨果奖之中国声音”为题,对这些来自中国的入围作品、作家进行一一介绍和报道,以期勾勒出当下中国科幻创作的大致轮廓。
7月6日晚,第81届雨果奖入围名单正式揭晓。在这份名单里,入围此次惊奇奖——最佳新人奖的有两名优秀的中国青年作家:80后的刘麦加和90后的辛维木。
(相关资料图)
在得知自己入围后,辛维木第一感觉是“挺突然的”,从来没想过这份荣誉能来到自己身边。她笑着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些年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原因,对写作有过自我怀疑。但这次入围,对她是一个非常大的认可和肯定,“接下来可能需要平衡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继续创作更多的作品。”
辛维木是一名90后,从小生活在上海,本科毕业于美国乔治城大学,研究生则就读于耶鲁,“本科学的是历史和经济,研究生学的是历史。”2016年,辛维木回到国内,进入媒体工作。最开始做国际新闻,现在则做国际传播相关的内容。
早在学生时代,辛维木就开始练习科幻作品的写作,长篇习作《遗忘》在豆瓣阅读上得到了9.2的高分。故事讲的是在近200年后,各国正在为迎来“世界大同”做准备,一名记者调查到一项在全世界范围内清除历史记忆的“遗忘计划”,试图揭露真相,但却在找回历史的同时唤起了国家之间的仇恨,最终她和伙伴们必须考虑,历史究竟对社会起到什么作用、后人应该以何种方式铭记历史……
为什么以历史为切入点?辛维木的回答是,一方面是构思这个故事时,自己正处于“读历史专业能找什么工作”、“历史专业对社会有什么用处”的心灵拷问中。二是因为一段难忘的回忆。高中的一堂历史课上,老师教了欧盟的历史后,顺便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东亚文化相通,却不能形成欧盟那样的共同体?
当时同学们讨论的结果是,因为欧洲国家成功从历史仇恨中和解,而东亚国家间却仍有历史问题尚未解决。“现在看来,这个结论当然过于简单化,但历史确实影响了我们很多人的身份认同和对其他国家的看法。”
正式开始科幻小说写作后,同样写记忆的《明天就出发》获得了“未来科幻大师奖”二等奖。小说以记者秦易在时间机场遇见一个女人,她来处成谜,去处未定。她隐匿在百万时间旅行者中,不知过去的迷雾、历史的漩涡和新世界的审判已悄然而至……
辛维木在《科幻世界》发表的《血肉之锤》也获得了不少读者的认可,这同样是一篇和历史有关的科幻小说。用杂志编辑部的说法是,这是一篇少见的以美国排华法案时期为背景,以华人劳工群体为主要刻画对象的科幻作品。
《血肉之锤》中,科幻元素是常见的蒸汽朋克式的机械,包括机械中国龙和机械工人。在当时美国带有严重种族偏见的话语体系中,勤劳肯干的华人劳工仿佛机器一样不知疲倦。小说从这一比喻出发,展现了排华法案背后种族与阶层的双重冲突,在真实历史档案的基础上加以想象,揭示出华人群体当时遭受的不公对待,以及他们的坚韧、机智和勇敢。
辛维木在《科幻立方》上发表的《哈农练指法》将视线转向人性,想象了一种可以改变人生体验速度的技术,一个急功近利的钢琴家追求迅速成功,选择加速人生,最后却发现自己错失了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亲密关系、纯粹的理想、琐碎的回忆……为了弥补缺憾,他再次选择了激进的技术手段。
从辛维木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对历史、人文的思考、思辨。辛维木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可能是学历史的原因,自己对历史、人文、社科关注比较多,创作科幻小说时,也会将这些内容和科幻融在一起。
“我的兴趣点不是在某个硬核技术上,而是对社会未来的推想,特别是科技如何在社会各个层面产生影响。”在辛维木看来,她创作科幻小说,更像是做思想实验,先是想象一个社会形态,再推演这个社会是什么样子,会发生什么? 比如《遗忘》和《明天就出发》,就是探究历史记忆的作用。
在得知入围雨果奖惊喜奖的消息后,辛维木第一感觉是“挺突然的”。因为这几年工作比较忙,孩子又刚刚出生,生活处于比较忙碌的状态,“经常就是工作了一天,回来还要带孩子。很遗憾是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创作。”
辛维木表示,这份荣誉也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动力,“我之前经常会自我怀疑,因为我不是全职写作,就想过放弃,但这次入围对我是很大的鼓舞,我可以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辛维木说,脑子里其实有很多想写的东西,但因为被一些琐事耽误,“接下来可能需要平衡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继续写下去。”
对于即将在成都开幕的科幻大会,辛维木也十分期待,“能在中国举办科幻大会这么大的活动,是对中国这些年科幻热潮的认可,作为科幻作家,也可以和来自国内国外的科幻作家交流,看大家都在关心什么,有什么新的关注点。”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编辑 苏静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