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新图绘新篇,客货双线焕新添活力
2025-10-13 10:51:58来源:鲁网
【资料图】
自2025年10月1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第四季度列车运行图。此次调图以提升区域联通效率与能源保供能力为核心,新增36列旅客列车并优化67列列车运行区段,图定旅客列车超1.3万列、货物列车超2.3万列。其中,北京朝阳站首开直达长白山的高铁,全程压缩至4小时33分钟;货运方面新增京津冀往返长三角、成渝的多式联运班列,中欧班列图定线路增至92条,大秦等煤运干线还新增31对重载列车,全方位强化运输保障能力。
客运提质,精准对接民生出行需求。新运行图的客运调整,藏着对民众出行需求的细致洞察。东北方向最是亮眼,沈阳至长白山新增64列动车组,北京到长白山的旅程从以往的十余个小时锐减至4个多小时,这对冬天想去雪场、秋天想赏天池的游客来说,简直是“及时雨”,预计每年能为当地引流超500万人次。不止旅游线,调图还盯着日常通勤,青藏集团公司微调部分列车运行时间、增加停靠站点,让偏远地区群众乘车更方便。这种“热门线路加密、冷门线路优化”的思路,不是简单加开车次,而是用大数据分析摸准客流规律后的精准施策,既解决了节假日“一票难求”的痛点,也打通了民生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货运强基,筑牢经济发展运输屏障。调图中的货运调整,句句紧扣国家发展大局。冬季来临前,大秦、唐包等煤运干线提前新增31对重载列车,就像给东北、华北的能源供应装上“稳定器”,确保供暖季电煤不缺供。而京津冀与长三角、成渝间新增的19列快速多式联运班列,把制造业的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时间再压缩,物流成本降下来,企业竞争力自然提上去。更值得关注的是中欧班列图定线路增至92条,这意味着“一带一路”上的货物运输更稳定,不管是欧洲的汽车零部件还是国内的电子产品,都能顺着铁路大动脉高效流转,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先行官”的作用愈发凸显。
智能赋能,科技撑起高效调度骨架。新图背后,是铁路智能化水平的又一次进阶。能精准算出北京到长白山需要4小时33分钟,靠的是大数据对线路容量、列车性能的反复推演;中欧班列能稳定运行92条线路,离不开智能调度系统对跨境运输的实时监控。铁路部门还通过智能购票系统分析客流变化,提前备好热门方向车票,甚至能预判哪个站点换乘旅客多,提前增派人手引导。就像调度员手里的“智慧大脑”,把客货需求、线路资源、天气情况等数据都盘活,才实现了1.3万列客车和2.3万列货车的有序运行,这种科技与运输的深度融合,正是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
2025年第四季度铁路新运行图的实施,是一次民生温度与发展速度的精准对接。从长白山高铁的开通到煤运干线的扩容,从客运服务的优化到货运效率的提升,每一处调整都回应着民众期盼与国家需求。这张精心绘制的运行图,不仅铺就了更便捷的出行路、更畅通的物流路,更彰显了铁路部门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让钢铁动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跳动得更有力。(侯利彬)
责任编辑:李 震